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是什么?

2024-06-28 04:06:37 | 大学科目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强基计划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什么?

2020年 强基计划 落幕已久,对于强基计划2021届家长和考生依然有很大疑虑,明年到底该不该报?强基计划实际培养如何?针对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一、强基计划究竟适不适合报考?

按照《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 基础学科 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纲要:“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过研究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高校几乎统一口径的提到以下两点: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信息学 银牌及以上。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注重综合素质优秀。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

1、高考成绩优异;

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

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

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根据《意见》,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 国家安全 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 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0年已公布的简章信息,高校放出专业基本在上述专业范围,其中部分高校放出了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以及部分工科专业。对上述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可重点关注。

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北航、南大、 中国科大 、西北工大。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大、华科、 中山大学

v:hbqjjh

三、校考模式

高校强基计划校考模式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也有部分只考面试的高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华东师大、天大、中山大学等。

河北强基计划解读:考生可参照高校往年考试进行备考。在高考分数区分度不高的情况下,校考笔试、面试难度都不会低,对于没有竞赛基础的学生而言,可以重点关注只考面试或笔试成绩占比较低的高校。

v:hbqjjh

2020年强基计划高校均要求体育测试,各高校体育测试项目略有不同,其中部分高校明确体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家长和考生报名前需提前了解。

v:hbqjjh

四、强基计划的入围标准是什么?

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多数高校主要有高考成绩和破格录取两种入围条件。其中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第一类考生招生名额。

1、大多数考生通过高考成绩,入围高校强基计划。

每个学校高考成绩要求略有不同,有达到一本线、符合总分要求、单科成绩达标三种。大部分高校入围条件就是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

最后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各省招生计划数的1:3、1:4、1:5确定入围人数和名单。

2、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

我们整理了C9院校的入围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v:hbqjjh

五、如何强基计划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相对充裕,时间大概在20天(最短的南开有11天时间),学校测试安排在高考之后,考生要根据时间合理调整计划。

2021年强基报考关键时间点预测

六、强基计划如何考核?

高校强基计划测试主要考笔试、面试,36所高校中有15所高校仅考面试。考试时间集中安排1-2天内进行,考生在高考后得知自己是否入围,并决定是否参加高校校测。

从今年反馈来看,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难度高于高考,接近或等于竞赛复赛水平。面试考试形式多样,多结合时政热点提问、由主考官针对话题或考生报考材料延伸提问等。

由于入围强基的大部分考生高考成绩都比较接近,所以强基计划校测成绩是录取的关键!从今年考核难度看,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竞赛知识,也很难在测试中突出重围。

七、强基计划是怎么录取的?

强基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录取,36所高校中除 南开大学 按照高考成绩90%+校测10%测算外,其余高校均为高考成绩85%+校测15%的比例。

强基计划复试以后确定预录取名单,高校报省级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具体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政策为准。

强基计划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的,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八、强基入学后有什么不同?

强基计划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

强基计划招生培养一体化、本-硕-博贯通培养、原则上不允许 转专业 。这种模式,就要求高中生在报考前明确自身发展路径, 生涯规划 必须前置。

如果你在其他方面还有疑问,欢迎关注公众号(hbqjjh)后台提交你的问题,我们将全部予以解答。

强基计划是什么?

山东的一本院校有哪些

1、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4、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Qingdao University),简称青大(QU),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5、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学校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山东大学 、 百度百科-中国海洋大学 、 百度百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百度百科-青岛大学 、 百度百科-山东师范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强基计划是什么?

天津一共有多少所大学?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天津一共有多少所大学?的相关内容。

天津的大学有: 大学科目网

/1天津开放大学:

天津开放大学依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作为天津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天津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办学网络主体覆盖全市,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同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在这个开放平台上实现互通。

2、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3、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坐落于天津市,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 “实事求是” 的校训、“严谨治学” 的校风和 “爱国奉献” 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

4、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5、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多学科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天津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津开放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南开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津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津城建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津理工大学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www.whdxky.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是什么?”相关推荐
什么是强基计划?
什么是强基计划?

什么是强基计划?高中的重点班是重点培养一批好学生,这些好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学校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升学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而强基班的目标就是抓住这些孩子的基础,因为这些孩子的基础还非常的薄弱,需要他们认真学习。强基班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

2024-07-07 20:14:58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什么是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尖端科技,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

2024-07-20 12:14:11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0年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考生名单,并完成公示。2020强基计划江苏各高中排名2020年是“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实行的第一年,全国一共有36所高校进行强基计划的招生,其中30所高校在江苏投放招生计划,共录取了217人。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名单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强基计划招生对

2024-07-04 07:06:51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2022中科大强基计划招生人数1000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2022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为10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的本科生人数为800人,硕士生人数为200人。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的改革试点,不少学生以及家长对强基计划略有耳闻,但是大部分对强基计划都

2024-07-04 20:32:05
强基计划是什么?有多难考?
强基计划是什么?有多难考?

强基计划是什么?有多难考?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是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的考生,只要成绩达到一本线就可以破格入围。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破格入围并最终录取的考生在清北等顶尖高校强基招生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以北京大学为例,2021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930人,其中破格入围并录取的考生有369人,占录取总人数的近40%。考生如能破格入围则可直接参加校测,免除入围阶段的竞争,

2024-07-05 21:21:18
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强基计划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很多人大都知道,合理安排招生专业。截止到2022年,全国39所985高校全部加入了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有三大优势:1.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

2024-07-04 01:40:22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很多家长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强基计划是十分感兴趣的,不少家长学生都想了解一下强基计划的招生条件。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并不是低分上名校的捷径,所以无论是考核录取还是培养模式都比较特殊。因此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也较为苛刻,那么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呢?一、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

2024-07-04 03:33:09
清北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清北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

清北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清北强基计划是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实施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强基计划主要是成为了一些高校展开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强基计划主要在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是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强基计划突出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理化、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

2024-07-03 18: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