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台湾人来大陆广东读大学,需要办什么证?会不会很难?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香港户籍考生在广东高考
你换了香港身份证,就要参加港澳台高考---
1.报名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路377号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电话:(020)87205925);
香港中国旅行社及各分社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电话:28936355);
各报名地点备有《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考生可径往索购。
2.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 报名时,考生可登录联招办网站(
www.ecogd.edu.cn
),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时,考生需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报考地点、报考科类、报考学校,有条件的可上传本人照片等)。预报名后,考生需记住自己的密码,并在规定时间到有关报名地点办理正式报名确认手续。办理正式报名手续时,考生须骄人学历证明、高中各学年学习成绩单副本 (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报到时补缴最后一学年的成绩单)、居住所在地身份证明(交副本),并缴付报名考试费人民币550元(在香港、澳门各报名地点报名缴付港币550元)。
报名后未参加考试者,恕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3.填报志愿
#录取工作分本科一批、二批和预科三个批次进行。考生按录取批次填报学校志愿,每批次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填报4个系科或专业志愿。
#报考内地联合招生学校的考生,亦可填报
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各系科或专业志愿。
4.考试
文史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
中文、数学、历史、地理、
英语
理工农医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
中文、数学、物理、
化学、英语
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目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大纲》。
5.考试地点
广州 由联招办安排;
香港 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安排;
6.录取
月上旬开始录取工作,由联招办组织在联招办网站进行。招生学校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各校的不同要求,择优录取新生。
被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并经学校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7.入学与身体检查
新生持加盖联招办录取专用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可申请免修政治理论课。
8.其它
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和杂费,华侨学生、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相同。
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自费离境探亲访友。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应返回原居住地。
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报考艺术、体育院校的考生,需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由有关院校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直接与要报考的院校联系。
9.考生可在网上查询成绩、录取情况以及招生学校的概况,联招办的网址是:
www.ecogd.edu.cn
。考生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该网站同时向考生提供招生信息咨询服务,网址是:
www.gatzs.com.cn
。
分析----
1.国内高考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文科综合满分300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三门学科,每科分值100分左右,四科总共750分;而港澳台联考文科考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150分,总共750分。从分值上看,港澳台联考和国内高考在总分上是一样的。
考试内容,这对于考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第一,语文考试试题的题型和国内高考很大程度上是相近或者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细微之处不一样,比如同样考诗歌鉴赏,港澳台联考只考一个选择题,而国内考试则要考填充题,相对于国内高考比较简单,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作文,港澳台联考字数要求是600字左右,而国内高考是800字;从考试难度上来讲,联考语文比国内高考语文相对将为容易;第二,数学试题在内容上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其中联考要考微积分,极坐标系,空间向量,极限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国内文科高考有的省份考,有的省份不考,联考数学和国内高考数学最大的不同是考试的侧重点上,国内高考侧重于知识的灵活性,而联考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与考生运算能力。从难度上来讲,联考数学要远高于国内高考。第三,英语和国内高考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听力和短文改错上,其中联考英语听力是四选一,而国内高考一般都是三选一,听力占30分。其次是短文改错,这个题型在国内高考中有些省份是不考的,即使考也是有10个空让学生去改,而联考是15个空让学生去改。其余的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国内大体一致,在难度上会稍微低于国内高考。第四,地理学科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国内高考最大的不同是侧重点上,国内强调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而联考强调知识点的了解,每个知识点挖掘的相对较浅,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是否广泛,另外在区域地理尤其是世界区域地理方面占有较大分值,对地图的记忆要求较高。第五,
历史学科侧重于细节问题,对时政热点不是特别敏感,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国内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内容广泛,淡化意识形态,因考试内容较细,知识点较为宽泛,因此难度会略高于国内高考。
2.考试时间上,国内高考都是在每年6月7、8两天进行。考试时间比较稳定,港澳台联考时间一般是6月份的第三个周末和第四个周一,考试科目5科,每天两科,考试时间共两天半。考试日期相对不确定。
3.港澳台联考考生在录取方式上,每个高校的录取人数和特别规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全国联考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本高校是
武汉大学,基本上过线就能上,其余的高校一般在十几个,或者几个人,在招生人数上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比如,
清华大学从07年开始不再通过联考招生港澳生,通过联考只招收华侨和台湾籍考生,人数在5人左右,比如有的学校招收第二志愿,有的学校不收第二志愿,有的学校开设预科等问题需要考生在报考选择学校时认真搜集信息。
4.港澳台联考到底难在哪里----
第一,对于考生来讲,没有及时的复习与备考资料。目前,联考除了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外,没有别的复习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对于考生来讲,要想自己研究历年试题进行备考,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资料的欠缺是导致很多考生觉得联考试题“难”与“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信息不对称。
第二,没有理清楚国内高考与联考的区别。有的家长因为不了解联考,觉得联考容易,认为国内学的好,联考考好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按照国内高考的套路进行备考复习,“过于自信”,其实不然,当考生从考场出来时才知道自己的所学南辕北辙,无怪乎有的考生会心里很不平衡,“学了好多东西都没用上”。
第三,港澳台联考真正难的学科有两门,一是数学,特别文科数学,其难度要高于国内同等的文科高考试题,难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和国内相同的知识点挖掘较为深,比如函数,导数,数列,数学归纳法等知识点以及综合运用,二是边缘知识点会作为重点来考察,比如09年数学压轴试题,其实就是考二项式的展开式,这个知识点在国内高考时不涉及的,只是在学二项式这个考点时会谈到这方面的应用,上海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曾涉及过这方面的内容。三是,计算量较大,解答题每道试题都有大量的运算,不但要快,而且要准,在两个小时内要想考高分,其难度可想而知。另外,联考数学还有一部分是国内没有学习的,比如多项式的除法,微积分,但是这部分知识点不是很难。二是物理,物理与国内不同的知识点从分值上看有50分左右,从知识点上看,有气体(18分),主要考察气缸问题,也就是以前物理高考“3+2”时的题型,光学问题(18分)这部分最近两年主要考察凸透镜,尤其是共轭成像问题,08,09试题一样,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可以说是重题。还有14分的平行板电容问题与4分的较为偏的原子物理选择题。对于国内没有接触过这方面试题的考生来讲考高分不容易,况且每年还有大量的偏题。
总之,造成很多考生觉得联考试题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不熟悉联考的题型与出题规律,比如:必考知识点与常考知识点等。二是没有针对性的练习,“了解”不等于“会做”,“知道”不等于“得分”,大量的有目的性的练习是考好的重要因素。当然,每年也有一部分考生没有经过辅导能考高分,那是因为这部分考生国内高考基础比较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能很快的适应联考考试题型,学以致用,从而取得高分,但,这毕竟是少数。
5.港澳台联考的对策---
第一,以国内高考为基本,虽然联考难和偏,但是很大一部分内容还是来自于国内高考,这一点不能丢。
第二,对于语文和英语要多积累和练习,对于作文和书面表达要背诵一些经典的文章与精彩的散文,学以致用,移花接木。对于数学,要加大难度和深度,特别是在导数、数列、函数、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等方面要重中之重讲解与练习,港澳台联考文科数学的难度远远超出国内的难度。对于历史和地理,要多积累,从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本和作业都要熟悉,备考的视点不能仅仅限于考试大纲,总之一句话,要“广积粮,浅挖墙”
第三,在学习态度上,要刻苦认真,踏实谦虚,严格按照老师的计划和步骤脚踏实地的去学习!
祝明年金榜题名。
台湾人来大陆广东读大学,需要办什么证?会不会很难?
1.报名资格
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参加报名。
台湾地区考生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参加报名。
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且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报名时考生本人须持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参加报名。
招生学校对考生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专业目录》。
2.报名时间
3月20日至4月10日
3.报名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电话:(020)38627826,38627819);
福建省高校招生办公室(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电话:(0591)87841550,传真:87819345);
福建省厦门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邮政编码:361006,电话:(0592)5703107);
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钦州南路500号,邮政编码:200234,电话:(021)64513403,64511200);
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2114253,62121932);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23280061);
香港中国旅行社及各分社;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电话:28936355);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13至15楼,电话:3969334),澳门地区报名工作由其统一组织。
各报名地点备有《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考生可径往索购。
4.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可登录联招办网站(
www.ecogd.edu.cn
),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时,考生需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报考地点、报考科类、报考学校,有条件的可上传本人照片等)。预报名后,考生需记住自己的密码,并在规定时间到有关报名地点办理正式报名确认手续。办理正式报名手续时,考生须缴本人学历证明、高中各学年学习成绩单副本(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报到时补缴最后一学年的成绩单)、居住所在地身份证明(交副本),并缴付报名考试费人民币550元(在香港、澳门各报名地点报名缴付港币550元)。此报名方式适应北京、广州、上海、福州、厦门、香港、澳门等报名地点。
2、邮寄报名:不便径往报名地点者,可用通讯形式报名,将有关证明、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2张及报名考试费(另加邮资、手续费人民币50元,香港、澳门报名地点为港币50元)寄拟前往考试的报名地点,报名地点会将有关表格寄上,考生应于4月20日前将填就的表格寄回报名地点。
报名后未参加考试者,恕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二、填报志愿
1.录取工作分本科一批、二批和预科三个批次进行。考生按录取批次填报学校志愿,每批次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填报4个系科或专业志愿。
2.报考内地联合招生学校的考生,亦可填报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各系科或专业志愿。
三、考试
1.考试科目类别
文史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
理工农医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目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
2.考试时间
6月23日至25日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和科目为:
日期 时间 科目
23日 9:00—11:30 中文
13:30—15:30 物理、历史
24日 9:00—11:00 英语
13:30—15:30 化学、地理
25日 9:00—11:00 数学
3.考试地点
广州 由联招办安排;
北京 由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上海 由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厦门 由福建省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 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安排;
澳门 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安排。
四、录取
7月上旬开始录取工作。招生学校在录取线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各校的不同要求,择优录取新生。
被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并经学校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到有关学校报名参加高考补习。
五、入学与身体检查
新生持加盖联招办录取专用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可申请免修政治理论课。
六、其它
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和杂费。华侨学生的收费标准,每一学年不超过12000元人民币。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自费离境探亲访友。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将授予其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应返回原居住地。
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报考艺术、体育院校的考生,需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由有关院校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直接与要报考的院校联系。
凡符合本简章规定的报名资格,欲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专业目录》所登高校之外的内地(祖国大陆)其他高等学校者,须参加本次考试。各报名地点负责办理报名手续。考生的考试成绩及有关资料,由联招办负责转到报考学校,由学校根据其培养要求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在网上查询成绩、录取情况以及招生学校的概况,联招办的网址是:
www.ecogd.edu.cn
。考生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该网站同时向考生提供招生信息咨询服务,网址是:
www.gatzs.com.cn
。
大学科目网
2008年广东美术联考时间是什么时候?
二、报名时间、地点和程序
1、报名时间、地点:
(1)杭州考点的报名时间是2月27日——3月1日(上午8:00—下午4:00),报名地点在杭州市滨江区西环路现
中国美术学院滨江校区内(钱塘江一桥南岸)。
(2)青岛、长沙、南京考点的报名时间是3月4日——5日(上午8:00—下午4:00)。长沙考点的报名地点在湖南师大
美术学院内;南京考点的报名地点在南京宁海中学校内;青岛考点的报名地点在青岛八大关宾馆内(青岛市市南区山海关路19号)。
(3)上海考点的报名时间是3月10日——12日(上午8:00—下午4:00),报名地点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109号中国美术学院张江校区内。已经在杭州、长沙、南京、青岛考点参加过考试的考生,须持原考点的准考证到上海考点报名。
2、报名程序:
(1)考生必须随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所在省、市招生办报名后发给的“艺术类专业报考证”以及所在省的“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经验证无误后方可报名。
按国家教育部规定,考生所报我院专业若属所在省统考范围内的专业,则须参加省统考,统考合格后方能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考试。
(2)每位考生须缴纳报名费、考务费110元/个专业方向。
(3)美术学(史论)专业不需参加专业考试,但必须与其它专业同时进行报名,报名时须交本人美术赏析文章一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和
绘画作品的照片两张。
(4)现场发给招生简章、填涂信息卡(自备2B铅笔)、信封一只,信息卡和信封须现场填涂、填写完成。
(5)现场数码拍照。
(6)当场校对信息无误后发给专业准考证和考试须知,颁发准考证后不得更改、补报专业志愿。
3、报名注意事项:
(1)因为要当场拍照,所以报名手续须由考生本人办理。
(2)报名前,考生需登陆
打印《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本科考生信息卡》“预填卡”并填写考生信息,在现场报名时携带。
(3)报考本院杭州南山、象山中心校区专业方向的考生只能在杭州、青岛、长沙、南京四个考点中任选一个考点报名,参加该考点一至二个(不得超过二个)专业方向的考试。
(4)张江校区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全部专业方向均在上海考点报名考试,每生限报其中一个专业方向。
(5)如果发现有超出报名限定范围和考试次数者,该生在本院参加的所有专业方向的考试成绩均无效。
4、华侨、港、澳地区、台湾省考生及外国留学生,请登录
或致电0571-87164712查询报考事宜,在2007年2月28日到中国美术学院国际
教育学院报名,并参加专业考试。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考生文化科目的考试请直接登录广东省考试中心网站
www.ecogd.edu.cn
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联招办指定的各报名点现场确认和文化课统一考试。
三、考试事项
1、各校区、各专业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时间、地点见附表1、2、3、4。
2、我院于2007年4月15日前发出所有考生的成绩单,专业上线者(含史论专业审查合格者)将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合格证。
3、考生须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报名时间内到本人户口所在地高校招生办公室自行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文化课统一考试,并统一参加体检。(注:只有获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合格证的考生才可填报本院志愿。)
四、思想品德考核及体检
1、由考生户口所在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公室统一办理。
2、体检具体办法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条例执行。
以上就是大学科目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科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科目网:
www.whdxky.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