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 15:31:59 | 大学科目网
江苏高考政策2023。
1.2023年高考什么时间报名?
答: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至4日,信息确认的截止时间为11月7日17时报名。
2.哪些人员可以参加高考报名?
答:(1)具有我省户籍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②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③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②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以申请报名。符合条件的港澳台籍考生,可以申请报名。
3.哪些人员不能参加高考报名?答: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4.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如何报名?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必须遵循“高考与合格性考试同一属地报名考试”的原则,在报名地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5.往届生、社会考生以及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何报名?答:往届生、社会考生以及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所有往届生、社会考生、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以及其他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等,在报名开始前,一律先由专人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网上报名。已被普通高校录取而未报到或报到后退学的考生,报名时必须上交有关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或提供退学证明。
6.在我省就读的随迁子女如何报名?答:随迁子女考生须由考生本人向现就读中学提交《2023年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申请表》,由现就读中学汇总后报就读中学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招办,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办理相关报名手续。
报名时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1)身份证明。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2)稳定住所证明。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或考生和其监护人在我省的暂住证(居住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3)监护人就业证明。监护人在我省的就业单位或所在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就业证明原件。
7.在我省定居的外国人如何报名?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护照和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在我省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8.在我省的港澳台籍考生如何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港澳台籍考生,可在我省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到了现在,对知识的掌握都已成定局,此时,倒是平稳心态,让自己在高考中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才是关键。
1、考前3天,适当“热身”
在考前3天,很多考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此时,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治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已经考过的试题也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做一点“热身题”。
所以,建议考生在考前3天最好还是适当翻阅一下书本,这样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
2、考前1天,注意细节准备
考试前1天的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放电影”式地适当回忆第二天的考试科目内容,不需要再进行细化的复习。有的考生越到考前越会突然产生“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的想法,这时候可以针对自己担心的问题翻阅资料,但点到为止即可,不需要再过多细化,自己吓自己。
在考前1天,考生关键是做好备考的细节工作:比如饮食要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不要长时间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要熟悉考场选择好到达考场的路线,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避免第二天出现遗漏现象等。
3、进入考场,先熟悉环境
考试当天上午,考生可以适当提早到达考场,选择自己最熟悉、干扰最少、路程最短的线路,避免因太早抵达考场而紧张或太晚到考场而匆匆忙忙。一般提早半小时到达考场即可。
一般来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放松。所以在进入考场后、尚未发试卷前,考生最好先熟悉一下考场环境,比如考场教室前后布置、自己所在的位置如何、周围考生情况、监考老师模样等。另外,在考卷发下来后,考生最好先翻阅试卷,同时翻阅时要着眼于大致了解试题题型,不要过多地注意具体某几道或者某一道考题的内容。
4、考试中途,避免紧张
考试时,有的考生做着做着会突然出现“卡壳”的情况:看着眼熟的题型但脑海中却一片空白。如果考生在思考之后仍理不出头绪,可以先缓一缓,跳过去做其他题目,等平静后再返回原题解答。灵感往往在不经意间迸发,不要总在一道题上“胶”着不放,也不要想“为什么以前做过现在做不出来”。
还有的考生,在刚开始做题时或者做题中途会越做越紧张、呼吸急促、心情压抑,这时候建议考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憋气5~10秒钟后再把胸中闷气缓缓吐出;或者暂时停笔,看看考场外的花木、建筑等风景,转换思维。在放松的同时积极暗示自己“我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5、考后适当休息,学会遗忘
当一门考试结束后,考生最好不要跟熟悉的同学、老师过多交谈,尤其避免通过各种办法对答案的情况。建议考生要学会遗忘,考完后回到自己的休息地方,无论自己发挥得好与不好,尽量做到考完一科忘一科,把立足点放到准备下一科的考试科目上。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询问考生“考得怎么样”等与考试相关的话题。
上午或者下午考试结束后,考生不要剧烈运动,有可能的话洗个澡放松,保持适当休息。很多考生在考前一天和考试期间常常会因失眠而着急,建议考生,即使睡不着觉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闭着眼睛使劲想睡,相反,可以在黑暗中长时间睁着眼睛,这样很快就会有睡意。
1.每天睡觉前为自己营造一个睡眠环境,比如幽暗的灯光,轻柔的音乐,干净的被褥,让周围充满足够的暗示——该休息了,好好地睡一觉吧!
2.可以在睡不着的时候做一些放松练习,深深地吸气,速度很慢,吸入足够多的气体后,停止片刻,然后慢慢地呼出,缓慢、均匀,反复几次,使得身体放松,如果不是很严重的失眠,即可入睡。
3.冥想疗法:躺在床上设想自己处在平静的小溪旁边或者躺在平静的沙滩上,有助于入睡。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失眠者在床上回忆令人放松的风景胜地,会比其他催眠方法平均提前20分钟入睡。
4.情绪放松:上床之前,应确保自己的情绪平稳,人处在放松的状态之中。睡下之前,可做一些有助于放松自己大脑的活动。如果睡前想看一会儿电视,或听一会儿音乐,应避免将音量放得很大。睡前看书时灯光不宜很亮。此外,进行片刻沉思,有助于放松。
5.饮食助眠:晚饭不要吃得太多,对于那些不容易入睡的人,下午和晚上最好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如果以上做法都不奏效,说明失眠在某种程度上与心理稳定程度有关,可以运用心理调整的方法,考生想想有哪些不足与问题,针对这些不足与问题,还能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是已经不可能去弥补的了。明确这一点后,就不必再为这些忧虑了。
6.作息时间不要改变
考前一天不能完全放松,也不能过度用功。作息时间要和原来基本保持一致,让孩子保持固定的生理节律和心理节律,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
7.做题练手进入状态 大学科目网
考前这一天做题的目的就是练手、热身、找感觉,第二天在考场上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正常发挥。王极盛建议,以做过的题目为主,不用做得太多,关键是一做就会,一会就有信心。另外,通过练手,使自己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头脑敏捷,能够迅速启动、迅速反应。
8.网游篮球不要再玩
考生不要看大喜大悲、忽起忽落的电视节目,也不要玩枪战、打斗等情节激烈的网络游戏。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绝对不能过于剧烈,篮球或游泳都不可取。因为在复习的重压下,身体很长时间没有锻炼,如果玩得太多了,第二天肯定肌肉酸疼、精神疲惫,而且一旦受伤,轻则在考场上就要一边答题一边承受身体上的痛苦,重则根本上不了考场。
9.考试用具亲手准备
考试所需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家长要让孩子亲手去准备,不要代替。代替往往会漏掉一些东西,或者大人和孩子互相依赖,结果谁都没有做。不过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还得进行必要检查。考试前一天,家长要尽早对照准考证或“考生须知”上的要求帮孩子检查,万一有准备不足和漏掉的东西可以马上补救。
高考前一天,考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害怕、担心、焦虑。考生不要提前睡觉,睡不着会心绪不宁,造成失眠;如果睡不着觉也不要吃安眠药,早上起不来影响就更不好了;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帮助睡眠: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10到15分钟;自己用大拇指按摩脚底的涌泉穴(脚心凹下去的地方),顺着一个方向缓慢地有节奏地按摩72次。还可以数数,从1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情绪很快会平稳下来。
1、要让孩子吃饱、但不能太饱。注意老年人有句话叫“饿了发呆,饱了犯困”,现在的家长一般不会让孩子饿着,但也不能吃得太饱,如果吃太多、太饱,血液都到肠道和胃去了,大脑就会供血不足,而且缺氧,能量不足就会使孩子在学习、考试时反应迟钝。由于高考期间天气炎热,再加上学习紧张使得孩子的食欲降低,此时,家长应选择孩子平常爱吃的食物,变换花样做得可口一些。
2、多给孩子吃一些主食。现在很多家庭很少吃主食,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大脑的能量来源只有一个,就是葡萄糖,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就是主食,如果吃太多鸡鸭鱼肉等动物类食品而不吃主食,就会造成葡萄糖不足,这对考生的营养健康来说是很不利的,所以考生在高考复习阶段要注意主食的摄入。
3、注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供应。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更重要的一点,它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另外,这类食物还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本来食欲就低,加之复习考试紧张,就更不想吃东西了,吃一点新鲜水果可以开胃。
4、适当给孩子吃一些粗粮杂粮,如红豆、绿豆、糙米、标准粉等等。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膳食纤维,一方面维生素B1本身对增进食欲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维生素B1还可以帮助大脑利用血糖产生能量,使大脑更好地工作。
5、不要迷信补脑类的保健品。目前还没有一种保健品已经证实了对大脑有促进作用,所以服用保健品对考生来说意义不大,但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补充剂。
四类物品不能带入考场 考前“踩点”不可省略
考前看考场这一环节不可缺少,还要确定至少两条交通线路。考生还应搞清采用不同交通工具的赴考路线、以及所需时间,以便考试当天有多种选择,以备不时之需。
看考场回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考试所需物品了。考生需要带的考试用品包括:《高考准考证》,每年高考都有忘记带准考证的现象,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写字用的笔、涂答题卡用的2B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是否带表,因个人习惯决定。此外,可准备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记下带队教师的电话号码,有紧急情况可及时同带队教师联系。
2B铅笔要准备至少两支,以免万一出现断芯的情况。最好再带一把削铅笔的小刀。书写用的笔也要准备两支以上。
橡皮要好用的。不要再带那种外表漂亮、造型多样但擦净效果差的橡皮,关键要看橡皮的实际效果,能不能轻易地把浓度较深的2B铅笔的印迹擦去,考前提前试用一下为好。还要注意,最好不要带那种十分柔软的橡皮,因为这种软橡皮在擦拭时,方向不是很好掌握,而答题卡的格子间隔通常很小,很容易不小心把其他题目的答案也擦掉。因此最好选用那种软硬适中的橡皮。
如果可能,戴眼镜的考生可准备好一副备用眼镜。所有考试用品最好放在透明的袋里,出门前检查时一目了然。
有四类物品是不能带入考场的:一、通讯设备,如寻呼机、手机等。二、电子存储设备,包括计算机、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MP3等。三、涂改液、修正带等修改用具。有些考生习惯用涂改液,但在高考考场上是不允许使用的。四、其他考场规定禁止带入的物品,如草稿纸等。
1、按要求规范答题
按要求规范答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按要求,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一定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不要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现象。
2、关键词不可遗漏
高考改卷,按点得分。在阅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或者关键步骤上,有则得分、无则失分;而且往往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尽量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回答要切合题意答出关键词。在回答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考生可以多分点,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答得全面些,不然如果只是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答得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3、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地答上几点。3)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尤其避免不分点, 嗦嗦一大堆,很容易影响阅卷人员的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麻烦,引起失分。4)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4、审题清楚多方思考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历来如是。踏入考场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甚至畏惧三分。
(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解题时忌“从一 而终”。
(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从方法上的要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遇到难题要有一股拼劲。
(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新颖,设问的刁钻等。这就要求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有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6)要坚守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理。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答完卷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1.问:考生忘带或遗失“考试证”怎么办? (答:考生如果忘记带或遗失“考试证”,请立即报告监考教师,经考点确认其身份后,先参加考试。如果确认丢失由区、县招办补发;如果忘记带则请领队教师帮助取来送至考场。)
2.问:身份证丢了怎么办? (答:提前到户口所在的派出所开一张带照片的户籍证明。)
3.问:对试卷有疑问怎么办? (答:考生对试题(包括外语听力考试)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或字迹模糊等问题(不涉及试题内容),可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询问,监考人员须当众解答。)
4.问:考试过程中要上厕所怎么办? (答:一般来说,考生最好在考前上厕所,如确有要求,可举手向监考老师汇报。)
5.问:考试中无意弄脏或损坏试卷、答题卡怎么办?(答:考生可举手向监考老师汇报,申请动用备用试卷、答题卡。 )
6.问:考生在考试中出现晕场、不舒服,怎么处理?(答:建议考生在考前稳定自己的情绪,做好心理调节,每个考点有配有校医,如考生实在不舒服,可报告监考老师,可在考点简单治疗。)
考生答卷十点提醒
1.认真填写本人信息(姓名、考试证号等),字迹要清晰工整。
2.监考教师粘贴在考生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是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有误,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随意涂写。
3.作答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填涂,修改答案时要用橡皮擦拭干净,但注意一定不要使答题卡破损。
4.作答作图题时,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以保证扫描后图像的清晰度。
5.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字体不要写得太大太密,答题行距不宜过密。如答题卡上有暗格,须按暗格书写,防止超出答题区域。
6.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否则,可能造成错位的答题内容无效。这是因为考生答卷经扫描、切割后发给相应的评卷教师,评卷教师根据评卷分工只对某一题的答案进行评阅,如不按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发给该题的评卷老师评阅的将是另外一题的作答内容,其答卷无效。
7.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在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内作答,上下左右均不得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的答题内容将不被计算机显示,也将无法评分。考生答题时往往容易在右边框超出边界,或写到右边框附近字体越写越小,挤在一起,无法辨认,须多加注意。
8.修改非客观题答案时,须先将废弃的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接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并在原题号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9.在作答非客观题时,如在规定区域内书写不完,或答错区域,或超出规定区域答题等,不要惊慌失措,应报告监考教师,在监考教师指导下作出相应处理。
10.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
提醒:高考答题切忌先答题后集中涂卡
针对以往高考中考生容易发生的失误———先做题,后集中填涂机读卡,导致涂卡时间不够,影响高考成绩这一现象。
考试前1天的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放电影”式地适当回忆第二天的考试科目内容,不需要再进行细化的复习。有的考生越到考前越会突然产生“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的想法,这时候可以针对自己担心的问题翻阅资料,但点到为止即可,不需要再过多细化,自己吓自己。
在考前1天,考生关键是做好备考的细节工作:比如饮食要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不要长时间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要熟悉考场选择好到达考场的路线,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避免第二天出现遗漏现象等。
3、进入考场,先熟悉环境
考试当天上午,考生可以适当提早到达考场,选择自己最熟悉、干扰最少、路程最短的线路,避免因太早抵达考场而紧张或太晚到考场而匆匆忙忙。一般提早半小时到达考场即可。
一般来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放松。所以在进入考场后、尚未发试卷前,考生最好先熟悉一下考场环境,比如考场教室前后布置、自己所在的位置如何、周围考生情况、监考老师模样等。另外,在考卷发下来后,考生最好先翻阅试卷,同时翻阅时要着眼于大致了解试题题型,不要过多地注意具体某几道或者某一道考题的内容。
4、考试中途,避免紧张
考试时,有的考生做着做着会突然出现“卡壳”的情况:看着眼熟的题型但脑海中却一片空白。如果考生在思考之后仍理不出头绪,可以先缓一缓,跳过去做其他题目,等平静后再返回原题解答。灵感往往在不经意间迸发,不要总在一道题上“胶”着不放,也不要想“为什么以前做过现在做不出来”。
还有的考生,在刚开始做题时或者做题中途会越做越紧张、呼吸急促、心情压抑,这时候建议考生闭上眼睛深呼吸,憋气5~10秒钟后再把胸中闷气缓缓吐出;或者暂时停笔,看看考场外的花木、建筑等风景,转换思维。在放松的同时积极暗示自己“我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5、考后适当休息,学会遗忘
当一门考试结束后,考生最好不要跟熟悉的同学、老师过多交谈,尤其避免通过各种办法对答案的情况。建议考生要学会遗忘,考完后回到自己的休息地方,无论自己发挥得好与不好,尽量做到考完一科忘一科,把立足点放到准备下一科的考试科目上。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询问考生“考得怎么样”等与考试相关的话题。
上午或者下午考试结束后,考生不要剧烈运动,有可能的话洗个澡放松,保持适当休息。很多考生在考前一天和考试期间常常会因失眠而着急,建议考生,即使睡不着觉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千万不要闭着眼睛使劲想睡,相反,可以在黑暗中长时间睁着眼睛,这样很快就会有睡意。
大学科目网(https://www.whdxky.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9年上海高考总分科目设置,上海高考总分数多少分的相关内容。
上海6月7日—9日高考,6月6日下午看考场,高考前一周左右可以打印准考证。广大上海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回归课本,多总结。下面是上海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在高考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021上海高考分数线2021上海高考分数线: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0。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03。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300。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280。6月23日(星期三)18:00至7月1日(星期四)12:00,考生可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成绩查询”栏目、“一网通办”电脑端、“随申办”,输入本人9位高考准考证号和密码查询
上海往年高考分数线上海往年高考分数线如下:1、2022年上海高考分数线:理科文科综合:本科一批:550分(含550分)以上,本科二批:440分(含440分)以上。单独招生批次:不同学校和专业有不同的分数线要求,范围一般在本科一本线和本科二本线之间。2、2021年上海高考分数线:理科文科综合:本科一批:546分(含546分)以上,本科二批:431分(含431
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高考结束后,同学们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成绩查询问题了,但是你知道去你哪里查询吗?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希望你喜欢。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www.shmeea.edu.cn/page/index.html2020年参加新高考的有哪些省份2020年除了浙江上海之外,参加新高考的
上海高考分数总分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政策后,高考改为3+3模式。想考本科院校的学生考语数外三科与三科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满分660分。考专科院校的学生可以只考语数外三科,高考满分只有450分。上海高考外语科目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在六月份高考期间,一次在一月份,也称为春考,有部分同学春考成绩特别高就会放弃六月份的秋考,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科月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会选
上海大学高考总分是多少?您问的上海大学的分数线?本省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49分。根据查询上海大学官网显示,截止2022年,上海大学本省本省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49分,在重庆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591分、历史类588分,在重庆市(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74分,在甘肃省(普通类本科一批I段)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528分、文科553分。
上海高考志愿冲稳保分差范围多少合适(比例设置)2022年的高考已经结束,这时候考生都把目光放在了填报志愿上,这其中的难度是十分大的,在历年高考中填报志愿都困扰着高考生。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年上海高考志愿冲稳保分差范围多少合适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一、2022年上海高考志愿冲稳保分差范围多少合适冲:选择专业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几乎和你成绩相同或者是高于你成绩几分的学校,这样被录取的概率
湖北高考总分设置,2015年湖北高考总分数多少分规定湖北省高考总分为750分。湖北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现通知如下:一、理工、文史类1.第一批本科:理工510分,文史521分;2.第二批本科:理工448分,文史477分;3.第三批本科:理工360分,文史415分;4.第四批高职高专:平行志愿录取:理工、文史200分。
上海高考123456分别代表什么科目?1代表政治,2代表历史,3代表地理,4代表物理,5代表化学,6代表生物。上海、浙江是我国的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上海自2014年秋季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改革,2017年正式进入考试、招生等环节的实行。不分文理科采取“3+3”新高考制度。第一个‘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被称为大三门;第二个“3”代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
2024-06-27 23:02:32
2024-06-23 09:55:41
2024-06-22 12:46:21
2024-07-23 06:39:43
2024-07-01 22:39:13
2024-06-26 20:23:04